日前,2014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技术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国际会议——暨中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行业白皮书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童昕女士就中国电器电子产品EPR实施模式探索方面与大家进行了交流。
会上,童昕女士介绍,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界,都在全生命周期提高环境效率这件事上空前的有共识,而且生产者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由生产者来主导,不光是生产者的责任,还需要消费者配合。。
在这个共识的背景下,大家开始聚焦如何在逆向物流的建设上有效的实现我们全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生产者如果以自身作为主导来建设逆向物流体系的话,逆向物流是整合在企业的整个绿色供应链系统里的,在一种更加开放架构的生产体系里面,不是一家企业包揽所有的事情。它需要一个产业链一个供应链,在开放的供应链的系统下能容纳更加多的创造价值的机会,在这样的供应链系统里设计逆向物流的体系,它才能更大的把我们这个产品里面的价值、资源里面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童昕女士说:“我们的工作是与社区做的合作模式,是基于社区垃圾分类管理解决方案的小型创新企业。 这个企业也是09年起步,2011年为成都社区提供垃圾分类的服务,它开发了一个系统平台,实际是网商加上二维码的物流追踪系统,同时用微信和短信平台和消费者进行互动,同时建立了有车有分检场所的线下的配套的服务体系。”
“电子产业是高度创新的行业,废物管理不能成为创新的一个瓶颈,它不能阻碍创新,它本身应该成为一个创新的领域,从商业模式同生态设计从最后废弃物再生利用,处处都蕴藏创新的机遇和空间,从这一点看我们的议题还有很大的发展的潜力。” 童昕表示。